由于东亚地区内部长久以来都存在着一定共享的文化认识,日本、泰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小清新青春电影辐射到了中国大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从泰国席卷整个亚洲的《初恋这件小事》和台湾地区的《那些年》成功引进大陆, 小清新风格在大陆青春电影中生根发芽, 成为大陆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结构调整之后青春电影的又一大潮流。
小清新代表了一种风格清爽、唯美、纯净、质朴、温暖、脱俗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的“清新”(fresh)往往被比喻为“清晨第一杯绿茶”。
小清新视外部世界为欲望纵横、嘈杂混乱之地,不关心社会只是想探寻属于自我心灵的港湾,同时也脱离了怒目金刚与愤世嫉俗的姿态。
小清新是商业社会消费文化浸淫背景下青年对于大众文化的柔软抵抗,也是青年亚文化对灵魂的保有。 小清新青春电影表现青春成长中的友谊、爱情和梦想、拼搏等主题,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青春电影中对于成长主体的叙事视角的重视。
2010年以来商业化大陆青春电影的三种审美风格并非完全分离开来在不同的影片中体现,而往往具有杂糅和交织的状态。
小清新的青春电影也有一些采用了怀旧的叙事结构和风格元素或体现了残酷的美学。 在本章中将探讨的重点放置在影片小清新的审美风格上,并不等同于其完全不存在怀旧的或残酷的审美风格。
不论是传统的青春电影还是怀旧的青春电影多是从成人的视角来对青春进行回望意图得出一些启示或教诲,影片虽然以青少年为主角和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但是看似青少年自主自觉的选择和行动之上却笼罩着高度成人化的叙述视角,甚至有怀旧的青春电影直接以中年人为叙事者。
小清新的青春电影却启用了青春主体的叙事视角,以主角的视角为主线来讲述其亲身经历的事件,例如《星空》中呈现谢欣美成长过程中在城市与山林之间的摇摆,《闪光少女》中以陈惊的视角讲述为梦想付出不懈努力的青春都体现了叙事主体的回归。
小清新的青春电影以成长主体的叙述视角讲述单纯美好的青春故事, 校园中的友谊、恋情、成长与奋斗都流动着暖流,呈现出青春的少年们不消沉、不放弃的姿态以及他们对于生活中细微美好的发掘和珍惜。
小清新风格的青春电影与“高高在上”的怀旧青春电影意在有所启示不同,观众只需跟随着小清新青春电影的叙事,无需刻意感悟人生哲理,体会其中简单的青春快乐就好。
青春的恋情能否修成正果不是小清新青春电影的重要目的 ,就算影片中的主角最后没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这种或许在怀旧青春电影中意味着伤感的情节,在小清新风格的青春电影中却被呈现为一种成长道路上自我确认以及自我完善的生命镜像,是与友谊一样的陪伴和力量。
《闪光少女》中学民乐的陈惊出于对西洋乐优秀学长的欣赏和爱慕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不再自怨自艾、无所事事而是与同学、朋友们一起发奋努力,将自己所擅长、热爱的民乐创新再推广,在西洋乐面前掌握自己的自信与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不离不弃的友谊和互相激励的成长经历更是小清新青春电影的重点,优等生对于差生的帮助与鼓舞,不同性格、不同成长背景的青年之间凝聚的集体精神或懵懂的情愫,共同努力携手探寻自我、实现梦想的青春……都成为一抹阳光温暖了观众。
与此同时小清新青春电影也显露出狭隘与局限性。 例如在风格上延续了日本小清新青春电影的《星空》,影片由台湾插画家几米的绘本改编,讲述了从小与爷爷一起在山林中生活的女孩谢欣美长大后被父母接回城市生活,面对家庭与学校的冷漠,在她成长过程发生的种种不适应,遂与好友彼此温暖并一次次尝试从城市重回深山,一起仰望星空的故事。
相比较于以往人们对于浩瀚星空的仰望,影片将星空之深邃、壮美连同宇宙的宏大,历史的深厚都落地在青春少年的日常生活与细微烦恼中,将星空缩小、压扁成一幅可以轻易把握的拼图,强调一种纯粹的美感。
小清新青春电影所展演的是青春的美好时光,所要言说的是让成长过程中温暖的情谊和珍贵的体验。 小清新青春电影致力于在一种极其舒缓的进程中将观众拉入其所营构的眷恋情绪,在悠长的时间中还原人物幽微细小的心理感受与变化。
没有快速紧凑的戏剧性情节,也缺少矛盾冲突和紧张的节奏,台词与情节有意被淡化,小清新青春电影更加着意于通过唯美的画面来展现叙事的张力。
结合对于细节事物的关注,长镜头与背景音乐的调用,时间在画面中近乎凝固成永恒,这也将观众带入到一种淡然的情绪与眷恋之中。
《星空》在对林中木屋和寂静夜空的追寻过程中展开了一份两小无猜的纯洁爱情。 小美与小杰之间情感纯洁如同梦境,这一份美好是剥离了现实的干扰后的完美。而其表达方式也与当下追求效率与速度不同,浅尝辄止,隐而不发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浓厚东方色彩的古典与隽永。
不需要台词与情节,甚至不寄托于动作、声音与眼神等外部因素,只需要内化一种等待与希冀隐含的回忆与信任就能够如同水滴石穿一般凿穿当下人们石化了、麻木了的心灵。
通过小景别构图,长镜头,轻柔的背景音乐的使用小清新青春电影呈现出唯美的画面和自然恬淡的氛围。 在视觉感受上小清新青春电影呈现出清新、唯美、温暖、自然的特点。
在取景上对于画面的唯美要求甚高,例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人公平静的侧脸、满怀心事的背影,仰头雨滴落下的瞬间……每一帧都可以定格为一幅精致美丽的画面,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取景背后其实是导演对于镜头和构图的严密设计。
影片整体场景选择与色彩运用也与其所要传达的纯洁青春联系紧密。 小清新青春电影整体上色彩明亮,基调温暖,往往存在不少自然场景的采用。例如《星空》中主角谢欣美的爷爷深藏在林中的小木屋,最为常见的校园中的古树等等。
大面积运用自然淳朴的颜色,对于山林中风光的呈现,榕树、溪流、大片的向日葵花以及城市中的花房、书店都呈现出自然木质的温润气息。也正因此,绿色、白色、蓝色成为小清新青春电影中最多出现的色调,传达出一种温暖、纯净、清新、自然的质感。
电影对于光线的运用也有考究, 影片通过大量的侧面光和逆光镜头,将所有人物场景都包裹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之中,勾勒出人物略显模糊的轮廓仿佛少年要融入阳光里,如梦如幻。
通过对于唯美画面的选择与打造,小清新的青春电影以一种毫无说教意味的方式,在单纯的美感传达过程中输送了隐含的价值取向——将美感视作最高追求。作为一种舶来的青春,小清新风格的青春电影在地域上有着广阔的关联,与全景化呈现整个世界不同,小清新青春电影的碎片与单薄实际上与日本文学中的物语非常相似。
日本的“物语”( Monogatari )源源于神话、传说、说话等自生自在的民间文学体裁, 在日本民间评话、故事、传说等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时期传奇文学的影响 。
此种文学体裁受中国影响又携带着日本文化的底蕴,与中国的传奇故事不同,日本文化对于格物致知的执着使其一贯都带有对于小物件的专注与痴迷,沉迷于细微之处的深刻领悟,崇尚对于凝聚在一瞬的感知。
和辻哲郎在《风土》中便基于对日本独特的东亚季风型气候的分析对本族人民族性做出了判断,在他看来, 日本的民族性格正因自然的瞬息万变与变化之大而更加注重对瞬息转变的关注与对极端情况的隐忍 。
与物语文学紧密相关的是物哀,本居宣长最早在《日本物哀》中将《源氏物语》这一日本古典文学之美学思想与艺术风格的璀璨皇冠提炼为“知物哀”这一美学要义。
与此前对《源氏物语》劝善惩恶的道德教化功用的挖掘不同,本居宣长指出善的核心是“知物哀”,也就是看到别人的哀愁而心生哀愁,因为别人的快乐而自己也获得快乐。在本居宣长看来,“物语……将世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写下来,使读者产生种种感觉,将从前的事与眼前的事相对照,在从前的事情中感知‘物哀’,又在自己与物语中人物故事的比照中,感知当下的‘物哀’,从而慰藉心灵,派遣忧郁。
于是,源氏这样一个青春的、哀愁的阅读者、感受者、欣赏者的形象便突显了出来。 物语文学中物哀之美学与小清新青春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源氏每每因看到前人流落之时所写下的日记而伤心落泪一般,小清新青春电影的观众正是要最大地摈弃一切麻木不仁与无动于衷而将对于细微的个体情感之感受调到最敏感的一群人。
《星空》中主角几次落泪,影片对于泪滴的特写,泪水从眼角滑落滴在车票、琴键上的镜头正是对于此种从日本文化横向移植而来的风格的最佳写照。
《星空》为代表的大陆小清新青春电影通过诗意的远方与奇异的想象致力于构建的“清新世界”当然是高度理想化的,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虚幻的梦境。 然而这种对抗现实的努力,不畏于以渺小的自我挑战那个巨大的、高度理性的、陷入机械与平庸的现实世界的努力,则不能被否定。
小清新青春电影所营构的“清新世界”回答的不仅仅是青春少年青春期的疑惑,而且也是现代人,已然融入城市,成为正式居民的新中产阶层在面对这个世界的疑惑,传递了青春主体试图在这个欲望纵横、喧嚣芜杂的大千世界中探寻一处安放心灵和休憩灵魂的努力。
在拥有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之后,在物质与金钱足够满足温饱与生存之后,历经百年现代化发展至此而人心何以变得更加虚弱?小清新青春电影给出了一种的答案,其所标榜的淡然、舒缓与电影本身的不可调和呈现出一种新奇的吸引力,在使得观众观看预期落空的同时也起到疗愈的作用。
审美具有将人的主体从现代社会的铁笼中解救出来的意义,而小清新青春电影正可谓是通过其独有的审美致力于一种温和的救赎。
通过对形式层面与感性层面的重视,对于无功利乃至于略显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达与欣赏,小清新青春电影将人们从现代理性的牢笼中释放出来,在蔓延的情感与无限的想象中得到舒展与安慰。
借由诗意的远方,复活人与自然之间的依恋,修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借由生活中细小的美好洗刷都市生活中日渐浮躁的心灵。在信任感缺失的生活中重拾安定的力量,起到疗愈和纾解的作用。
然而寄托于小清新青春电影是否真能通过全然返回个人的感性与细微的经验的方式实现治愈、解决现实的问题则是要打上问号的。关于青春的唯美情感有意回避了真切的现实生活, 小清新青春电影在剥离宏大的叙事之后,进一步落入商业电影模式化的窠臼。
洁白整齐的校服,窗明几净的教室与转动不息的风扇连带着辽阔高远的天空和深绿的古树在不同的影片中复制粘贴,在日益失去对精微细节的专注与诚恳情感的表达之后真正成为了丧失灵魂的物件。
小清新青春电影简单的情节,高度雷同的题材风格经不起长久的注视与欣赏,突显的风格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在突破审美疲劳之时也预示了新的审美疲惫。